浮山堰

發(fā)布時間:2009-06-13 00:00來源:系統(tǒng) 瀏覽量:字體【  

浮山堰是南北朝時期淮河上修建的攔河大壩。位于安徽省五河、嘉山及江蘇省泗洪 三縣交界的淮河浮山峽內。是淮河歷史上第一座用于軍事水攻的大型攔河壩,也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土石壩工程梁天監(jiān)十三年(514),梁武帝蕭衍為與北魏爭奪壽陽(今安徽省壽縣),派康絢主持在浮山筑壩壅水以倒灌壽陽城逼魏軍撤退。據(jù)史書記載這次工程動用軍民20萬人施工。南起浮山北抵巉石(今潼河山)從兩端開始填筑土方,準備在中間合龍。由于種種波折,浮山堰歷時兩年才最終建成。這個水利工程對魏軍的威脅確實很大。蓄水不久,壽陽城即被水圍困,魏軍被迫棄城上山。浮山堰筑成后淮河被切斷,上游幾百里內一片汪洋,水位還不斷上漲,幾乎與堰頂相平,于是開始威脅下游地區(qū)。梁軍一方面對付魏軍的騷擾一方面要設法防洪,并利用魏軍怕淹的心理,向魏軍宣傳說梁軍不怕打仗就怕有人把水泄掉。魏軍果然開始鑿山泄水,于是浮山堰水庫就有了兩條溢洪道。一條在泗洪縣峰山鄉(xiāng)塔河村前。解放初期尚可看到遺跡。這兩條溢洪道在我國水庫建設史上也是記載最早的。









為了筑浮山堰,梁朝付出了重大代價。他們從徐、楊二州征發(fā)民夫,每4戶出一人;浪費鐵器幾千萬斤;代樹做木籠;施工中死人無數(shù)。浮山堰的典型之處在于它以進攻敵人開始,卻以害己告終。因其造成的影響巨大,所以記載最為詳細,也就為后人了解當時的情況提供了有利條件。

浮山堰工程的規(guī)模在當時是舉世無雙的,據(jù)估算,其主壩高30——40米,形成的水域面積估計約有6700多平方公里??傂钏吭?00億立方米衣裳。浮山堰主副壩填方約達200多萬立方米。這幾項指標在當時都是世界的一位。壩高往往是水利工程技術水準最直接的表現(xiàn)。國外的土石壩至12世紀才突破30米高度,比浮山堰晚了600多年。浮山堰的建成害突出反映了古代中國人民驚人的力量和氣概。限于當時的歷史條件和人們對自認認識的深度,浮山堰只存在了4個月就被沖垮,但它在世界水利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頁。
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  • 政務微信
    • 掃碼關注
      五河縣門戶·微信

  • 政務微博
    • 掃碼關注
      五河縣門戶·微博

日本一区视频,亚洲av中文,久久久亚洲精品动漫无码,久久久无码视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