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五河民歌《摘石榴》

發(fā)布時間:2023-02-20 09:02來源:系統(tǒng) 瀏覽量:字體【  

五河地處淮北平原與皖東丘陵交界處,淮澮潼漴沱穿境而過,地區(qū)內有秧歌、號子、小調、風俗歌、兒歌等,其中以小調類民歌最多,并成為最優(yōu)美動聽的精華部分。




這里歷史上中原文化和楚文化都對其產生過一定的影響,但它東鄰江蘇,吳文化更影響著該地區(qū)民歌的產生和發(fā)展,尤其方言更加明顯。因此,五河本土產生的民歌,侉腔蠻調融和一體,吐字清晰,唱腔婉轉而柔和,但在平靜、流暢的旋律中,因受到泗州戲拖腔的影響,時而出現(xiàn)一個八度大跳,顯得更別致、優(yōu)美動聽。充分表現(xiàn)出特定的地理歷史環(huán)境孕育而成的民歌風格。

號子是伴隨著勞動而歌唱的一種帶有呼號的歌曲。五河民歌中的號子以農事號子為主,是人們在插秧勞動中演唱的。廣泛流傳的有秧號子,起秧號子,其結構節(jié)奏和旋律均衡規(guī)整、樸實、動聽。牛號子是在田間勞作驅趕耕牛的一種吆喝聲,無具體歌詞,只唱襯詞。它高亢、嘹亮、穿透力極強,在勞動號子中獨具一格。秧歌不僅在水田勞動場所廣泛演唱,也在勞動之余、節(jié)日歡慶時演唱。歌詞以贊美生活、歡慶豐收為主,演唱形式有領唱、合唱、表演唱等。

小調主要是在城鎮(zhèn)中產生和發(fā)展起來的民歌,它數(shù)量較多。其發(fā)展過程雖受到鄉(xiāng)村民歌影響,但因城鎮(zhèn)社會階層的多樣性,直接形成了小調的復雜多樣性。有直接反映青年男女愛情生活的小調,有描述自然風物的小調,有反映重大歷史事件及政治生活的小調。其節(jié)奏平穩(wěn)、旋律起伏不大,以小波浪式的線條推進。如《摘石榴》等。也有些小調從外地流入本地,經過長期交匯,融入了本土音樂成分,成為本地小調,如《五只小船》。

五河民歌的盛行,有史載見于明代天順年所修的《五河縣志》,清嘉慶和光緒年間又有續(xù)編。志書在“風俗”中記載“除夕前二三日,小兒打腰鼓、唱山歌來往各村,謂之迎年——”;“民間插柳于門,斷葷腥,茹素,小兒作泥龍,舁之,作商羊舞而歌于村市——”。在“古跡”中記載的“五河八景”就有四景與歌有關:“南浦漁歌”、“北原牧唱”、“東溝漁唱”、“西壩農歌”。據(jù)初步統(tǒng)計,五河民歌有70余首,其中以小調類的民歌較多,也最具五河特色?!墩瘛贰ⅰ洞虿颂Α?、《四季頌淮北》、《五只小船》等一批優(yōu)秀曲目廣為流傳,產生了馬流柱、曹新云、張紅曼、薛勝友等一批著名本土民歌手。

民歌《摘石榴》曾獲南寧國際民歌節(jié)金獎,以其為代表的五河民歌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知名藝術家祖海、張燕、吳瓊、王菲菲、阿寶、魏金棟等分別在全國各類大型文藝晚會上演唱五河民歌,使五河民歌影響力大增。(郭學東、阮持銀  整理)



民歌《摘石榴》

女:姐在南園摘石榴,

哪一個討債鬼隔墻砸我一磚頭,

剛上巧巧,砸在小奴家頭呦。

要吃石榴你拿了兩個去,

要想談心隨我上高樓,

何必隔墻砸我一磚頭呦。

男:一不吃你石榴二也不上樓,

談心怎么能跑你家里頭?

砸磚頭為的是約你去遛遛呦。

女:昨個天我為你挨了一頓打,

今個天我為你又挨了一頓罵,

挨打受罵都為你小冤家呦。

男:聽說你挨罵我心難受,

每每挨打如割我心肉,

你不如跟我一道下?lián)P州呦。

女:聽說下?lián)P州正中我心頭,

打一個包袱跟你一道走。

女:一下?lián)P州再也不回頭呦。

男:一下?lián)P州再也不回頭呦。

 
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  • 政務微信
    • 掃碼關注
      五河縣門戶·微信

  • 政務微博
    • 掃碼關注
      五河縣門戶·微博

日本一区视频,亚洲av中文,久久久亚洲精品动漫无码,久久久无码视频